
中國各地食物特產、口味偏好和烹調方法真是多樣化。再說醬料和配菜,正好細說中國人的飲食歷史文化,要尋根據典也很難定論,因經過時代和流行的轉變,也會有所變化和改良。
中國的醬料本不是出自名門,醬料本是幫助食物保存更久和把食物不足的味道提升,其初衷是小配角,但到了今天不但舉足輕重,還成了名門望族。
在國外早就有物盡其用的念頭,和中國也不謀而合。早在國外家畜口糧,農作物和水果等,碰到盛產期供過於求時便會做成罐頭、冷凍食品和醬料等,,,。在商業社會也有把食物上櫃成其貨做買賣,快速銷售,或做低押等,,,。 所以醬料至今,已在生活上是不可決少食品之一。在華人社會也不例外,把醬料發展至千變萬化,口味跟著地方環境不同,民族的生活習慣和烹調技術,更成了千百種口味。
最近我在香港小炒中,偶然嘗試到橄欖菜的醬菜口味,才知到我已有點孤陋寡聞,橄欖菜已流行了一陣子,剛好不是我打頭陣,先說不一定先赢XD😈
說回來,那一味真是不錯,橄欖菜又沒有給我廣告費,但是已成了烹調的多元化的一配料。橄欖菜的色澤是自然材料的綠色,因為是菜嘛!其主要元素是芥菜和中國橄欖,中國橄欖和西方國外的品種有點不同,中國的品種有大顆和味道比較甘甜,國外的比較甘淡味道。芥菜在國內不常食用,多用作醬菜類,或是大鍋菜煮等,,,。芥菜是不怎貴價的菜類,也是時令菜。所以用它做成醬菜最不合適了,芥菜碰上橄欖,其味道甘香帶一些鹹味又有點像客家的梅干味道,但又多了一些甘甜味,哈哈!怎麼味呀!😜
我是嘗試橄欖菜炒飯,可能那師父炒飯功力好,所以令我回味無窮那橄欖菜炒飯。但是橄欖菜有香港生產和國內大陸生產,我是強調橄欖菜的口味獨特和中國人的智慧,不是介紹那個國家的產品好和壞。所以這產品張來是有成長空間的,姑勿論現在他們的成品還有待加強,配方和成份也會水漲船高,配方也有所改善。愛吃的人有福氣!!!👿
0 留言
歡迎留言細說,留言是我們的動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