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網路繁忙訊息中,不經意地看見一段小的APP短片,蠻逗笑的!我們現代社會吃東西,不但要求色、香、味還要看得開心,不是食物的色彩和外形,而是另加的特別"綽頭"又稱賣點。 現在百熱化的社會,不論怎麼都力爭求存,隨著社會須要隨即應運而生。在服務業又何嘗不是,還更變本加厲各出其招,有點寵壞了消費者,冷看之下也是笑話百出,只要您靜心細看。
如果是飲品和餐營業的話,應該有是專業精神和對工作應有基本態度,但現在也談不上對工的熱情了,work is barely for feast。所以我國經營趨勢也開始抄小路,不跟著應有正途常規。說回來怎麼是正途常規呢!你奇怪啦!👿不是,"那管黑貓還是白貓,找到老鼠就是好貓嗎?"
記得長者前輩有說過,以前做飲食業人員要有熱情於工作,因為要有良心地去做事,一旦沒有熱情就談不上良心責任了。所謂:"廚師是日常工作,但是您的工作別人是吃進肚子裡"。從前收徒學藝是要挑選,不管是廚藝或是別的專業行業。其原因也是對呢!因為不同的人,有不同的個性特質。據說,以前要學藝學生,會到老師店來拜訪學藝,老師會留住學生在自己店留宿一天,觀看那學生行為個性,能否從事這工作,如能從事這行業的話,便叫那學生留下,反之便令學生請回。
據說現在日本也有這樣的傳承風氣,所以日本飲食業較少沒有傳人,只要是專精工藝精專,也能承傳下去。但現在世界各地學術,也已有了專業的學習制度,學宛制和學徒制合併,飲食餐營業也有完整課程制度可供參考。
反之大路在前卻不走,偏要抄小路而行,這是流行嗎?或是現在的行銷方法,可能這是我國專有文化,隨著環境應運而生的方法,可能想急功近利心想一夕成功吧!
其實我國早期專業技能習成,在起步時期,也跟別的國家無太大差別,按部就班。但是別的國家持之以恆,把專業技術繼續進步,達到精益求精。如日本、美國、歐洲等。他們沒有混淆方向,沒有把好逸惡勞當作流行,運用人們的小聰明來抄小路。 哎!工作就是要做的嗎?只想著好逸惡勞,人生不是玩出來的,也不是那裡好往那裡跑。正如美國當初也是一片荒蕪,是不斷排除萬難和努力建設,才有今日成果。呀!你又來了,不是看食物的嗎?👽
說回來,現在很多餐廳在用餐之餘,會加上很多特別的表演,想增加賣點。如:常見的調酒師,常常在他吧臺裡頭大耍特技,把酒瓶拋來拋去,不小心躑落在客人身上,也是啼笑皆非。甚至手耍弄火球,最後不小心變成火災,前者也有大小火災發生悲劇。又來了pizza,業者最愛在現場,叫師父耍弄麵皮,從高空拋起轉種,不斷的拋轉,好像很帥樣子,細想那麵皮在拋來拋去不是很髒嗎? 你敢吃進肚子嗎?最近人愛吃麵,那拉麵館子又來特技表演,大耍拉麵秀,高空翻轉,把麵條拉長揮動,可苦把那食物浪費呢!那麵條您敢吃嗎?一不小心還大出洋相,啼笑皆非。
從美國感恩節就道出一些道理。一起共聚餐宴,可能不是在於食物本身有多大的吸引力,是那種能聚在一起,珍惜那份喜悅。是感謝有能力回報,那份感情的一餐。況且現在美食,也是色、香、味、都很到位,我們為何不用心欣賞廚師手藝,珍惜那一夕時光,能和身邊朋友或家人快樂用餐,因為3C成為我們的新寵兒。請不要再在我們用餐時,讓我們提心吊膽在旁邊發生意外。令廚師回歸正途,在美食中發揚光大,讓廚師把美食手藝承傳下去,能讓我國廚藝在世界有一席之地,不要再把耍雜技當成廚藝。

0 留言
歡迎留言細說,留言是我們的動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