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亞熱帶地方,要吃鳯梨和香蕉真是簡單不過的事,鳯梨在台灣算是便宜又好吃的水菓,鳯梨香甜又多果汁,不論當水果吃或製成各種食品都很方便。我國最有名令 人不會忘記食品之一「鳯梨酥」,不論6歲至60歲都愛吃。
其實用鳯梨做料理真是千變萬化,不論做中式料理,用在配菜方面,鳯梨是不可少的。如:咕嚕肉沒有鳯梨,完全令這一味失色。
說到我們的菓菜類,真有不少其怪的例子,如鳯梨、柳丁、蕃茄.,,,等。它們都可以廣泛運用,製成各式各樣的食品和食材,可以不受食用時間的限制。但總是乏缺了投資者的動力。常常鬧出笑話;柳丁汁內沒有柳丁成份,蕃茄汁內沒有半點蕃茄成份,早期的鳯梨酥不是鳯梨做而是冬瓜做內餡。甚麼原因會做成這樣的問題呢?人家愛吃,賣到錢就好,您管人家!😜!
我們台灣食品話題,真是天天新鮮永不寂寞。在記憶當中,我們台灣鳯梨和香蕉是一個強項,但是我們香蕉和鳯梨卻沒有受到世界睞青,還屢屢出包。這次鳯梨在出口食品又鬧出問題,問題又落在誰的家呢!
我曾經聽過長輩說:「當您給別人討厭時,連站著別人也覺得您不順眼」。好像我們惹了隔壁大陸老頭,令他不順眼,連一隻小蟲子也不放過,只有殺錯無放過。嚇到我們陣腳大亂,又把事情又推到共產沒自由,無理打壓,又來一次台獨宣傳,又轉移視聽,又大喊政治打壓,又自圓其說,,,,,等,,,,,。
我們的思想好像都處於被動,沒有問題時就瞞天過海,有問題時就大吵大鬧。其實一間食品公司對食品的品質要求,是自動自發,要面對世界百熱化競爭,自我要求進步是必然的事。當公司產品出了問題,就要認真去處理;很多時處理問題是簡單的事情;〔道歉或賠償,改善,就那麼簡單處理好〕。不必要一個國家賠下去。呀!毛病又來了,說東說西不如說自己吧!👽哈!哈!
我們至今,算是有實力的國家,不是從前沒能力的農村社會,只要再認真起來,不要忘記自己是有能力、活在已確實成長了的家園。不要把問題推給別人,要承擔責任,從錯誤而成長,其實處理問題就是那麼簡單。
我在這不仿舉個例子:美國New York州長正在被控告對某些女同僚:sexual harass(不禮貎)。「That accuse is, NY mayor(Mr. Cuomo) ,made a women uncomfortable by his act.就是對某位女士有不禮貎行為」。那州長不久之後發表了說明:他對那位女士萬分歉意(deeply apologizes)因為在不知情和誤會下,那行動製造對那位女士的不適,因而有所困惑。
New York mayor便發出聲明: 對那位女士,萬分歉意。(那行為是,只是用雙手握著那女士的臉頰,那女士宣稱,他意圖想親她的臉,是意圖)。我不表示和評論這新聞的細節,前因後果和立場,我強調這是處理事件的方法之一。不要把事情的方向弄亂,正確方向處理便是。面對,道歉,改善,就是那麼真接了當,在當下言多必失,錯誤的行動導致錯誤結果。P.S) 月後,那位州長便自動遲退了州長職位了。
👍我們決少的就是機會👍,機會是政府老大,去替我們爭取。再來要做得像樣,是我們市民的份內事,不要失去方向,沒事唱跳舞,遊山玩水;有事便臨時抱佛腳。希望小小的鳯梨問題,打不死我們大大的台灣精神。😎。
0 留言
歡迎留言細說,留言是我們的動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