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以前印象中,奶酥小餅干又稱曲奇士是小小片,一,兩口便可以解決了。而我們對奶酥的要求是香、酥、甜。因為小小片才可以一口接一口,一片接一片。在空閒中、下午茶裡、看電視時更為熱門,不知不覺當中吃了多少片也不知曉。管他啦!就是樂在其中😍,這就是零嘴餅干的魅力。也不知不覺中製造了不少,小胖哥和小胖妹時下身材。👫
今日,在不經不覺中,我們的西式餅干靜悄悄變大了,就是聲稱為美式大餅干,,,,。
我們台灣零嘴也不少,餅干總是小小片,一口吃完再來一片,所謂一口酥。可能我們中國人傳統文化或習慣裡,不太習慣,把餅干用手折開分給朋友。這也有可能覺得不太衛生吧!要的話給您一片好啦!這也合理。
所以餅干越來越小片,特別是手工餅干,精緻又可愛,真不想把它一口吃進肚子。也可能中國人個子小小,食物不是要精緻些和小分量嗎?正如中國的點心美食。其實我個人覺得,食物也不須要太精緻化,有營養對身體健康,又美味可口就可以唷!
美式的餅干,從前以是大大片的,可能他們的胃口較大些吧!哈哈!開玩笑的!😁
 我在電視上看見,一個美國的美食綜合節目,比賽包水餃,參賽者全是美國男士,他們的作品簡直是啼笑皆非,有些像元寶,有些像大煎餃,有些像一坨麵團,怪有趣的,但是玩得蠻開心的。因為他們的手本來就大支,做不出水餃的花邊,也不能做出太小單位的外形,這是沒辦法的。
但是山不轉路轉,18世紀最早期用機器代替人力,是西方。21世紀現在把機器化來做出精密物品,也是西方。
食品-餅干也不例。用機器做食物,要用配方來配合機器生產,因為機器有它不能克服的地方-死角。外形大小,成本計算和生產效率也是重要考量。美國人豪情外向個性,團體和愛分享性格,從食物中便表現出來。在聖經中,耶穌基督在聖餐祝福中,把一個大的薄餅,折開分給門徙,並祝福他們。耶穌基督大可以用小餅干分給門徙,每人一片。
西方把機器發揚光大替代人力,在多方面都是標竿立影。但回到簡單的生產上-食物,人類的手功也想扳回一局,現在西點餅干,手功做出來也流行大片,豪邁味美,多料豐厚,還是向機器中得取靈感。不魁為人類現代精神-'學習與分享'。
中式食物千變萬化,加上歷史悠久,地大種類多。從前人力不缺,可以把食物做得美倫美奐,可以說在雞蛋裡挑骨頭。但是21世紀今日,情況大不同,人力不足而精簡化,時間急速流動,時間就是金錢。
正如西方的精神理念,在食品上不要太過雞蛋裡挑骨頭,大片而多料的餅干,內裡可以加多些餡料,增加多層次的味道。外型大片可以和朋友家人分享,可以人個盡情地享受,但在西方的習慣,在下午茶和休閒時,喝杯起愛的咖啡或紅茶,配一片豐富滋味的大餅干。
 食物美倫美奐而且美味和營養,又可以表現其文化傳統精神。那食品,應該是優良食品了。其實在享受食物的過程中,最大的樂趣可能不是美食本身,而是能共同享受和分享吧!
 

0 留言
歡迎留言細說,留言是我們的動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