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了再說,不要生氣嘛!
吃真是人生一大享受,有人說:民以食為先。也有人說:能吃便是福氣,真是沒錯。中國人或華人,因多年前因政治動亂,在那時,沒有太多好吃美食。到了現在2020年間,也走入繁榮安定。美食和美食文化便如雨後春筍,不止美味還多元,也增加不少異國風情,真是欲罷不能,,,。所以我們亞民,真口(腹)不淺,還一天比一天深。
食物是人類的必須,食物是維持生命來源。自然地,我們平均一天當中吃三餐,四餐的食物,來維持身體健康。從生活習慣、民族差異不同和身體比例大小。在日常飲食當中,慢慢產生我們正常比例外型,所謂中庸:不太瘦不太胖。當我們在亞州人眼光裡,便會把這個尺度,慢慢形成共同基準,眼看過去便稱為自然,自然就給大多數人為之接受。
當然現代也有流行,用現時的基準再去局部延伸和雕琢,成為時下流行身形體態,稱為更性感或強壯。也有人受工作和個人須求,更把外形突出,變得更瘦或更強壯。這是在合理成長和改變。當然我們視覺上稱之為美,也是受到文化、藝術、時代潮流影響和形狀相對性。把美定論成公式化。因而出現太肥,太瘦,太美的結論。
須然說審美是客觀定論,但是健康是邏輯和科學的,所以當我們身體太過肥胖,體內脂肪上升到4,50%以上或更多時,就稱之為過肥胖,過度肥胖便會帶來身體出現不平衡,因而超過或相對太低產生問題,所以體內便會出現連帶性的疾病。
當然,事件背後一定有原因,吃真是快樂行為,當您和三,五好友相聚,也可以大吃大喝。快樂的慶祝,也可以和朋友人吃喝一餐。在家中無聊,也可以大吃和亂吃一番。心情低落和受到打擊,也可以用食物來安撫心靈。在公事上談事情,吃飽比較好談,飽暖頭腦不清。再加上現時在流行的(陰謀論)-大型餐廳的自助餐(吃到飽)。三,五好朋在餐廳內可以吃上半天,嘴巴不停的吃,不停地聊天,真是享受,那有想那麼多,不經不覺吃了3,4000千大卡熱量進了肚子,那是兩,三天的食量。
我們剛才說,生活習慣和體型所需,要食物維持身體的能量,是成正比例的。當過猶和不及都會有不良於身體健康。當吃得超過消耗的量時,身體便會存起來,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囤積成長,便超過正常的範疇,稱為過胖。吃是慾念的一種,是可以從內心控制,當您把吃,成為內心的舒壓出口時,那麼我們情緒便和食物一樣,一定末完末了。
我曾看過國外一影片集-沈重人生。內容是美國的超級胖子,胖妹。身高180公分以下或左右,其體重到逹300公斤左右。他們去參加國營減肥計劃。但我所強調重點是,他或她們都是把食物成為,內心宣洩壓力工具和無聊的習慣性行。其身體完全不須要那麼多的食物,身體把多餘脂肪全表現在他或她們的外形上,形成,沈重人生。
有一天,我在一大百貨公司,正在一專櫃內排隊付費,不經意聽到旁邊一母女在對話:「女兒不斷說那裡的甜點好吃,那邊的炸雞美味,結完帳要馬上去吃過飽,不要錯過。」
我在旁用冷眼,向那樣子姣好年青女生看去,我向她身形快快打量,她是年青大學生年齡,不會超過162公分高。但體重已超過100公斤左右。她媽媽看見我用那目光看她的女兒,媽媽馬上有點不好意思,便停止和她女兒談論-「吃」的話題了。
我不是那麼三八角色,但是我覺得有點可惜,那女大生看過去是有教養家庭成長,媽媽像怎有經濟能力的家庭,為何讓那女生放任自己的體態,把那麼優良先天條件放棄,請不要暴殄天物,浪費在吃上。
當我有空閒時,我喜愛看日本卡通,日本的卡通越來越有內涵了。「進擊的巨人」主題曲內有一句:世界固然殘酷,但又如此美麗。讓我想起一句:美食固然誘人,但後果又如此殘酷。請寬恕我對美食主意者的無禮,但我們身體真的須要不多。
-猜您會喜歡-
★能吃就是福★
0 留言
歡迎留言細說,留言是我們的動力!